盆栽 澆水教學方法 種花,植物,真柏,白水木 如何澆水

*如何澆水?要澆多少水?

我們應該依據花盆大小,土壤類型來決定

1.如果您的植物是中小型的,使用小花盆,土量不多
你使用赤玉土,或是排水性佳的土壤
等表土乾了,每次澆水,要澆透,澆到水由盆底流出
讓空氣進入土讓,植物根部需要一些空氣
例如:白水木,大約2~3天澆一次
真柏,黑松,土乾才澆,如剛修完根,換好新土,需每天澆水


2.如果您的植物比較大株,使用非常大的或高桶型的花盆
你使用陽明山土(花土),排水性沒有赤玉土這麼好
這種情況澆水就需要一些經驗,和測試
在測試的過程中,植物也沒這麼容易死
看到表土乾了,不一定要澆水,可以先把手指插入土壤
看看是否乾了沒

不像小盆子,土表乾了,裡面也差不多乾了
因為盆子太大,土壤非常多
表面乾了,可能裡面還很濕
所以需要測試一下,你的大盆子
幾天裡面的土才會乾一些

每次測試時,過一陣子看看植物葉面的變化
有沒有缺水,如果感覺有缺,下次就多澆一點
慢慢調整,至少部會澆太多,讓植物爛根

每次澆水,可以澆透,澆到水由盆底流出
也可以不用澆透,

水份管理一旦發生問題,有經驗的栽培者可以從植物所反應出的些微徵狀,做出正確判斷,進而留意澆水的問題,而新手則是在植物有很明顯的徵狀發生時,才開始覺得不對勁,例如:植株凋萎、腐爛 …

澆水有啥好探討的呢?甚至還有【澆水功夫要學三年】的說法,〝澆水〞真有那麼難嗎?不諱言,連最有經驗的老手都可能會因一時疏忽,而沒有確實做好澆水的動作。

〝澆水〞看似平常,卻又蘊涵很多功夫在內,不可輕忽之!但是,澆水真要學三年的話,這可會嚇跑很多初對園藝產生興趣的人啊!怎辦呢?

藉此歸納出幾項重點,提供給園藝新手們作參考,期望在澆水方面能有所助益!


一、先了解影響盆中土壤水份蒸散的因素:

1 . 氣候:

依季節來分水份蒸散的快慢:【快】夏>秋>春>冬【慢】(梅雨季除外)
特別要留意高溫與風的影響,而夏、秋兩季剛好是大部分植物生長的旺盛期 , 盆中土壤水份的蒸散速度相對會比較快。

最容易被忽略的是風,即使是陰天,只要有風,盆中水份蒸散速度快,更要留意給水!


2 . 土壤的種類:即【栽培介質】

簡略說明一下:

質地細密的土壤(保水性佳)→如:黏土、細粉狀的土壤(水份蒸散速度慢)
質地呈棵粒狀的介質(保水性差)→如:河砂、礫石(水份蒸散速度快)

大部份市售培養土與黏土,常會有【乾不易濕、濕不易乾】的情形需留意,盆栽若以長期栽種為考量,不建議僅單獨使用單一的栽培介質,最好依照植物需水多寡的特性與其他介質混用(對某種栽培介質有特殊偏好的植物則不在此限)。

其它栽培介質說明,可參考以下網頁:
http://www.taihort.com.tw/2medium2.htm


3 . 植物的葉量多寡與生理狀況:

即使是同樣大小的盆栽植物,因葉量的多寡,盆中土壤的水份蒸散速度相對也會有所不同。植物處於生長旺盛期(葉量多)時,水份蒸散速度快,水份不可短缺。

而下列的情況會使盆中土壤水份蒸散速度變慢,此時應控制水份的供給量與澆水次數:
【幼苗期】、【剛換盆(土)後】、【大幅剪枝(葉)過後】、【肥傷】、【植物休眠期】、【因病蟲害使生長停緩】。
有上述之情況發生時,仍供給平時正常生長時的水量與澆水次數,易形成盆土過濕因而影響植物的健康。


4 . 盆器的種類:

選對盆器與栽培土壤一樣重要,植株的大小應該搭配適合其體積的盆器,避免過度離譜!(特殊栽培者除外)
除了栽培用的土壤性質會決定保水性與透氣性外,盆器的構造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!
盆器越小水份越不容易保持住,要特別注意給水的問題!

略微比較一下:
【素燒盆或陶盆】會比【塑膠盆】的透氣性與排水性來得好。
而【底部多孔的盆器】會比【盆底無孔或單孔的盆器】的透氣性與排水性來得好。


5 . 擺放場所:

水份蒸散速度快之場所:如【室外】、【頂樓、通風良好的陽台或露台】、【有空調的室內】
水份蒸散速度慢之場所:如【室內】、【通風不良的陽台或窗邊】

室內應選用耐蔭植物或對陽光需求較不高的植物,即便不用天天澆水也要留意盆中土壤的水份濕度。若是處於有空調的空間 (如辦公室) 水份蒸散速度將變快,需特別留意!


二、澆水的時段:

見盆土表面呈現乾燥時,通常是該澆水的訊息!

一般澆水時段 : 早上 10 點以前,下午 3 ~ 5 點,中午或晚上儘量不澆水。
但仍要斟酌季節與植物生理的現況做調整(請參考上述:3、植物的葉量多寡與生理狀況)

【中午不要澆水?晚上不要澆水?對嗎?】

有些樹型盆栽的栽培者,刻意在中午豔陽高照下對盆樹進行澆水並沖洗全株枝葉,對於會造成葉面灼傷的爭議,應歸屬於植物種類的問題;加上盆樹在有限的盆器中生長,需進行特殊的生長控制程序,並非所有植物都適合這樣的管理方式!因此在不了解植物的耐受能力時,於夏、秋兩季高溫的正午澆水應儘量避免!

晚上澆水,盆中所形成的滯水層消散速度將變慢,一直到隔天植物開始行光合作用仍有一段很長的時間,對植物的影響弊多於利。但是,當植物因缺水而葉子發生軟垂現象時,不論現在是什麼時候,應即刻澆水!

另一個需注意的狀況:在澆水前突然下起短暫的陣雨或是連日陰天只下小陣雨時,很容易讓栽培者誤以為不用澆水了。
實際上,盆土可能只微微濕潤,更要留意茂盛的盆栽,其大量的枝葉幾乎擋掉直接落下的雨水,而真正落到盆土的水則相對變少,甚至連有經驗的栽培者都會疏忽,一定要謹慎!

倘若栽培者未能選在適宜的時段澆水(因生活習慣或工作關係所導致),也不要緊!植物只要在能容忍的生存範圍內,仍會慢慢適應栽培者的管理方式。


三、澆水的量與方法:

季節性給水的量(僅參考):(春)適中、(夏秋)多、(冬)少
夏、秋兩季是大部分植物生長的旺盛期,供水一定要充足!

比較推薦的澆水方法:
先以少量的水澆灌盆土,使土壤濕潤,經過五分鐘後再澆第二遍,並對全株枝葉做噴灑淋洗清潔葉面灰塵。倘若盆數較多,澆完一巡之後剛好可以接續著再澆第二遍,就不用再等待五分鐘了。
但針對盛開的花卉或不宜澆淋葉面的植物(如:葉面有短絨毛的植物)應避免直接以水噴灑全株。

澆水的次數:
這沒有一定!早上澆過之後,直到下午五點之前若盆土感覺起來仍微濕則不需再給水,若盆土感覺已經乾燥,甚至葉子已經呈現缺水軟垂現象時,就必須再澆一次。大致上,夏、秋兩季可能會有早上澆、下午再澆的情形,甚至一天澆個三次都有可能!
左右水份蒸散速度快慢是有原因的,請回(一、先了解影響盆中土壤水份蒸散的因素)參考。

【有乾有濕?乾了再澆?】
對植物根部來說【水】與【空氣】兩者都同等重要,因此盆栽植物在水份的管理上可以運用【乾】與【濕】的循環讓植物更健康。

於盆土稍乾燥時澆水,可使盆中的舊空氣排出,讓新鮮空氣得以置換,另一方面土壤適時地保持乾燥也可增加植物的耐受度,因此盆栽植物若能在一天中處於乾與濕的循環狀態,長期下來根群會更旺盛,植物自然長得好!(適用於一般草木花卉類)

至於盆土要乾到什麼程度再澆水,因植物種類之不同,對水份依賴的程度多少亦會有差異,所以應先行了解其特性再決定給水時間的間隔。
例如:【耐旱植物】所需盆土乾燥的時間較為長久,所以可將給水間隔拉長,但原則上千萬不要乾燥到植物已呈凋萎現象才要給水。
若常常讓植物處於瀕危的狀態,加上不規律的管理方式,久而久之必會導致植物的死亡!最高明的做法是:調配出適合該植物生長的栽培用土(栽培介質)比例,再搭配合宜的給水方式!

澆水最忌諱過度關愛(澆水過多)或突然想到才澆(澆水時間不規律)!更應考量各種植物對水份需求的多寡,不可一律適用上述的澆水原則,或儍儍遵循所謂【有乾有濕】、【乾了再澆】的原則。
像水生植物就不適用上述的方法!應該沒人這麼呆吧?(踢飛)


四、水份無法澆透的障礙因素:

明明已經澆過好多水,水也由盆底流出,為何植物看起來還是無精打彩?

此問題的答案也可能是:【肥傷】或【施用藥劑所造成的濃度障礙】所導致,因與以下要論述的主題無關,在此並不討論。


【水份無法澆透】歸納出我目前想到的幾個原因:

※以下四種情況,澆水時,水通常只沿著盆緣往下流並由盆底流出,盆土核心仍是乾的,即使澆水多遍也難以濕潤整個盆土;假設有盆栽符合下列的情形,僅判斷水由盆底流出時並不表示水已經澆透!


1 . 使用的土壤(栽培介質)透氣性不佳及盆土過度乾燥

澆水之後,水會一直滯留在盆土表面很久而無法順利滲入,通常就是選用了透氣性與排水性不佳的土壤所造成。
例如:使用黏土比例過高或帶有過量細粉狀的土壤,都會使透氣性與排水性變差,相對會影響根部的生長。
再來,如【泥炭土】、【培養土】在過度乾燥時,則會對水份產生排斥性,即使透氣性良好,但此時水份滲透卻變慢!
前述的栽培用土皆有【乾不易濕、濕不易乾】的現象,要特別留意!

解決方式:針對透氣性與排水性不佳的土壤,可利用換盆的時候,更換掉部份的栽培用土(栽培介質),改用排水及透氣性較佳的栽培介質,並混入堆肥來改善;而偏好使用單一栽培介質的植物,應避免盆土過度乾燥再澆水。

應急處理:可使用水盆盛水將盆栽放入,以浸泡方式由底部給水。


2 . 植物的根已塞滿盆器

此情況最常發生在久未換盆(土)、以及根系發達的植物,而緊密纏繞的根佈滿盆中,將直接影響盆土的吸水性。嚴重時即使澆水多遍一樣難以滲透盆土核心,長期將使植物的生長態勢逐漸趨緩變弱。

解決方式:於換盆(土)或移植適期進行根部修剪。

應急處理:盆底可墊放水盤,以上下供水的方式暫時解決水份難以滲透的問題,但切勿長期墊加水盤,這將會影響盆土之透氣!


3 . 盆土表面產生板結現象或淤塞

此為施肥所產生的現象,盆土表面產生硬化結塊或崩解的肥料渣造成之淤塞,致使水份滯留盆面或阻礙水份滲透土壤。(盆土表面產生墨綠色的藻類附著,亦會阻礙水份的滲透!)

解決方式:改施液肥或按時清除盆面的肥料渣及盆面鬆土,隨時保持土表乾淨。

應急處理:同上。


4 . 久未翻土(換土)導致盆土下沉、緊實變硬

由於盆中的土壤並不會遭到踩踏或重物擠壓,其下沉、緊實變硬幾乎是受重力與澆水的影響所造成!時間一久將無法避免。這種狀態的土質並不利根部的伸展,植物的生長會趨於緩慢,水份相對也難以滲透到盆土核心,透氣性極差!

解決方式:只能於換盆(土)或移植適期進行土壤更換,同時並加入堆肥改善之。

應急處理:用木筷進行鬆土,把盆土表面 5 ~ 15 公分的厚度鏟鬆(需視盆器深淺),鬆土時應儘量避開植物根頭的部份。

發表您的看法

發佈留言